社保门槛一一迈过不容易
要实现全国“一卡 要实现社保全国“一卡通”目前仍存在许多难题
本报讯记者温龚锋报道: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透露,养老保险两年内实现省级统筹,社保有望全国“一卡通”。东莞拥有数百万外来人口,他们将是这一制度的最大受益人群。目前现状如何?要实现全国“一卡通”,需要解决哪些难题?
社保难以随人带走
在东莞虎门一家大型超市上班的河源市连平人赖群英,在辞工半年后,再次返回到当地社保部门办理退保手续,领取属于个人账户的那部分。
“在东莞上班,单位买了社保,但不在这边做了,社保留在那也没用,只好将其退掉,有多少拿多少,实惠点。”问到为什么要退社保时,赖群英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根据东莞市公布的数据,目前东莞八项社保项目参保总人次达1300万左右,其中工伤保险约300万参保人群中,新莞人占七成,这也意味着东莞参保人群中,7成是外地户籍,社保异地转移解决不了,他们去了外地上班或回老家,其社保难以随人带走。
据统计,2007年东莞超过60万人次退保。记者了解到,职业流动性大是导致退保的原因之一,但更多的是因为当前社保属于地方统筹,各地政策不一是导致退保的最主要原因。
有单位才能转社保
如何把养老保险关系从东莞转到外地?东莞市社保局给出的办法是:参保人如果要把东莞的养老保险转到外地的,请先咨询接收地的社保局能否接收东莞的社保关系。如果可以接收的,请先让接收地社保局出具“接收函”(接收函里有一个接收地社保局的银行户口及账号,用于转移养老金);如社保局不能接收或不能出具“接收函”,参保人的保险关系便不能转移出东莞。如果对方不接收,参保人可以把保险暂时放在东莞,以后可把其转回户口所在地。
赖群英告诉记者,她在东莞辞工后,想过把社保关系转回老家;但老家没有工作单位,社保部门不愿意接收社保关系。社保关系顺利转移的前提,是有工作单位并有接收单位;如果没有接收单位,社保关系就无法“落地”。
各地设置相应门槛
社保是国家对参加工作职工的“强制性福利”。各地因经济发展水平不一,都设置相应门槛;缴费标准和享受待遇也不同。湖北人黄玲,男朋友曾在东莞工作3年,单位为其参加了社保。去年,他辞掉东莞的工作去了深圳南山一家单位。在转移社保关系时,深圳社保部门告知:要先缴纳一笔额外费用,才可将社保转入当地。因此,他在东莞的社保关系中断了,在深圳不得不重新参加社保。“这样的结果是,15年的社保年限就得重新计算。
”对此,东莞市社保部门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医保和养老等待遇是当地政府给予职工的一种福利,没有为当地作出“一定贡献”是享受不到这些待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