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走多远 户籍改革就能走多远
社保走多远 户籍改革就能走多远
上海第四次户籍改革——说简单点,就是“居住证满7年转户口”的细则昨儿跟大家见面。
按照新规,拿上海居住证满7年、持证期间参加上海城镇社保满7年、在当地缴所得税、获当地中级或以上职称、不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就可以申请转“正”——不过每年落户总数有限,没排上队的需依次转入下一年。
条款出来了,有人喊好,有人说难,而那些对此表达忧虑的人则担心:上海会不会挤不下、又能不能承载——比如社保能不能负担……
但实际上,让人担忧的社保压力却可能恰恰是推进户籍改革的原因之一——此前的报道显示,上海社保基金缺口已经到了“严重穿底”的境地,不得不年年靠财政补齐,仅去年一年,市财政就往社保基金的“窟窿”里贴了170个亿。而据统计,截至2007年底,上海户籍总人口中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占了1/5。学者预测,如果户籍政策不松动,2020年这一比例将达1/3。
户籍人口结构老化、户籍劳动人口负增长、户籍职工缴的基本养老保险费总额明显减少、而需要领养老金的退休人员却越来越多……社保压力跟大城市发展急需高素质“年轻血液”加在一起,自然给户籍改革、引进“新人”创造了契机——有这需要的绝不只是上海一地。但很显然,这样的“松动”毕竟只是作为引进人才、稳定精英的奖品和工具——这跟一些地方推行购房落户、拿落户激活楼市有几分相似性,谈不上对户籍制度产生根本冲击。更关键的是,人口老龄化、社保基金“入不敷出”在全国各地都有普遍性,眼下户籍还有点吸引力的大城市能靠松动户籍吸引人才、吸引年轻人暂时缓解问题,大多数地方可不一定。
正如刚刚征求过意见的《社会保险法》草案中有一条招来不少非议——将公务员排除出统一的社保体系,而单独自成体系,大家之所以不满意,不仅仅是因为把公务员“切”出去意味着公务员将享受更好的养老待遇,更是因为这就将它跟统一的社保基金的风险隔离——而人口老龄化、历史包袱沉重等造成的越来越大的社保资金缺口是有目共睹的事情,并不是所有地方政府都能有实力“托底”,都能保障退休人员的养老水平。
从这种意义上说,社保改革能走多远,户籍改革就能走多远,否则户籍很可能成为发达地区缓解社保压力、刺激当地经济的一张“王牌”。如果社会保险能够实现全国统筹,如果“即收即付”的社保模式能变成中央财政买一部分单,如果全国按人头统筹教育经费和高考招生名额,一纸户口的含金量就会大大削减,也不用各地再慢慢地“放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