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最迟于3月份山西全省推开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最迟于3月份山西全省推开
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最终拉平在一条直线上
一项事关全国3035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金的改革正在启动,而作为全国的试点省份,山西省的改革无疑会来得更快。山西省编制机构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省编办)相关负责人告诉《山西青年报》,山西省最迟于今年三月份在全省推开。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平时不怎么看报纸的王莎,最近对新闻特别关注。
王莎听说“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目标是“将事业单位人员养老金大幅降至企业水平”,王莎所在的医院属于典型的差额事业单位,也是此次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重点之一。
用王莎的话来说,“我们单位的人对改革特别关注,因为大家都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找了这么一份事业单位的工作,为的就是稳定和将来养老,改革涉及到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
省编办相关人员向《山西青年报》表示,此次改革是包括养老金改革在内的一系列事业单位改革。不过改革并不是要大幅拉低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水平,而是要让事业单位和企业拉平,总体的趋势还是上升的。
千差万别的养老金水平
“改革的阻力很大,原因就是目前企业的养老金水平和事业单位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要想通过改革使两者的水平保持在同一个水平线上,可以想象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王莎所关注的改革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称为“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今年1月28日,人保部要求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五个试点省市认真做好改革的启动准备工作。
而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要与企业基本一致。”
改革的阻力很大,原因就是目前企业的养老金水平和事业单位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要想通过改革使两者的水平保持在同一个水平线上,可以想象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山西省一位即将参与制定此次改革方案的工作人员这样说。
“形容企业和事业单位之间养老金的差距,不仅仅是一个‘大’字所能包含的,应该是‘千差万别’或者‘各不相同’。”山西省编办的工作人员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差距是有的,而且差距不仅存在于企业和事业单位之间,全省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企业,不同的事业单位之间养老保险的差距也是很大的。” 为了证实上述官员的阐述,记者随机选取了山西省几位不同地区、不同单位,但是职称和工龄相同的职工,进行了简单的养老保险金比较。
同样是初级职称和三年工龄,2008年太原市第十三中学的教师每月扣缴养老保险70元,太原市东山煤矿后勤职工扣缴60元,襄垣县人民医院临床医生扣缴55元,朔州市市属事业单位职工扣缴仅为45元。
因为单位职工的养老保险一般是由单位、个人和财政各负担一部分,所以个人每月扣缴金额较少也就意味着这个人总体缴纳的养老保险少,自然退休后养老金也不会多。
福利与保险的差距
机关事业单位仍实行福利性质的养老金制度,而企业则实行社会保险制度,即“双轨制”。从“福利”、“保险”这样的字面上就可以看出,这两套保障制度存在很大差别。
之所以造成目前企业单位和事业单位之间养老金存在巨大的差距,原因有很多,其中就包括养老保险缴纳的“双轨制”。
1995年,国家率先对企业养老制度进行社会保障改革,实行企业和个人共同承担为内容的“统账结合”模式,而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则未列入改革范围,依旧由国家财政完全拨付。
也就是说,机关事业单位仍实行福利性质的养老金制度,而企业则实行社会保险制度,即“双轨制”。
从“福利”、“保险”这样的字面上就可以看出,这两套保障制度是存在很大差别的,这也是造成目前企事业单位养老金差距的原因之一。
国家财政本身就是来源于企业和个人纳税,而企业职工则需要按自己工资的一定比例缴纳养老保险费,即所谓的“个人上缴部分”,属于工作年限内劳动者的收入节余,相当于“自我养老”。而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养老金则由国家财政直接全额拨付。
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养老金一般只与本人退休前的工资收入挂钩,其平均替代率,即劳动者退休时的养老金领取水平与退休前工资收入水平之间的比率,高达80%以上。而企业职工的养老金水平目标替代率只有58%左右。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行政法室提供的资料显示,由于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实行不同的退休养老制度,到2006年底,从全国养老金平均水平来看,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是企业人员两倍多。
统计数据显示,单就退休金而言,三者在1990年时分别是1607元、1715元、1771元,而到2005年时分别为8565元、17633元、16147元。这六年间,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金年均增长13.07%和11.48%,但是,同期企业退休职工的收入年均增长仅有6.92%。
改革要先把事业单位分类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只是事业单位改革的一部分,在其之前我们首先将进行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
省编办相关负责人告诉《山西青年报》记者,“我省将先对事业单位进行摸底调查,然后分类打包,执行不同的养老保险制度。事业单位大致分三种情况,一种参照公务员标准执行,一种将划入企业,比如自收自支的单位,剩下的才是事业单位,这部分单位是由财政负担,从事公共公益事务,没有收入。”
上述负责人介绍,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将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的原则,最迟于今年三月份开始在我省全面推开。
根据改革方案,事业单位将被分成三类。
第一类是主要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改革目标是逐步转为行政机构或将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构。包括目前一些实行“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其中一部分都具有行政执法权,履行行政管理职能。
第二类是主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改革目标是逐步转为企业,走向市场。
第三类是主要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改革目标是整合资源,强化公益属性,加强政府监管。据统计,目前中国有126万个事业单位,在3000万正式职工中,教育、卫生和农技服务从业人员三项相加,占总人数的四分之三,其中教育系统人员即达到一半左右。
山西省编办的负责人说,从保险改革的角度来讲事业单位分类中,第二类和第三类所受的影响可能会大一些,其中第二类主要属于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包括一些文化系统的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单位。而在第三类中医院属于典型的差额事业单位,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中小学校属于全额事业单位受影响较小。下一步大中专院校可能会被划入差额事业单位,与中小学会有一定的区别。
另据该负责人讲,在这一系列改革中,编办将负责统筹,而山西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将负责我省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方案的起草工作。
事业单位养老待遇不会大幅降 尽管还没有制定详细实施办法,但是该负责人还是透露了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中人逐步过渡”。
而对于网上流传的改革后,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水平将下降一半的说法,山西省编办上述负责人表示,“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总的来说改革肯定是要朝好的方向发展,是不会不利于稳定和团结的。并不是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水平要大幅下降,而是总体上要提高,特别是企业单位的养老金水平今后还要大幅提高。”
2009年2月,记者从山西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了解到,截止到2008年全省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人均每月达到1067元,位居全国第11位。
2009年1月1日起,企业退休人员再次增加基本养老金,整体月人均增加115元。 “这已经是连续五年增加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2010年还会增加,增加幅度不会低于前几次。”山西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他同时告诉《山西青年报》:“改革是制度上的改革,先把两种不同的制度在政策上统一,但不会一下子就把现有的待遇做大的变动,会有一个较长的过渡期。”
尽管还没有制定详细实施办法,但是该负责人还是透露了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中人逐步过渡”。
“这样的改革不会是一个短期就可以看到明显变化的事情,总的来说‘大家’会往一起凑,也许事业单位降一些,企业涨一些,但是因为具体的方案还没有拟定出来,所以这些都不是确定的。”山西省编办负责人透露,“不过,从整体的趋势来说,将来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和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都将最终拉平在一条直线上,这个过程可能是十年也可能是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