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房养老背后的责任缺失
以房养老是一件好事,但大可不必如此轰轰烈烈。
据资料显示,我国养老保险金的缺口越来越大,中央财政用于养老保险的拨款与5年前相比整整翻了10倍多。近5年来,中央财政对基本养老保险的补贴金额达到了2093亿元,这一数字是2004年中国GDP的2%多。养老问题确实迫在眉睫。但越急越不能忘记自己的责任。
先不说中国目前的房地产环境、金融环境适不适宜推出以房养老,就社会环境而言也有一些尴尬。
养儿防老的“陈腐”和4-2-1的供养负担都是以房养老推出的基础,但以房养老的模式很可能使已经渐渐麻木的亲情更加疏远,使已经远离孝道的子女更加轻易找到藉口卸掉自己的责任,使为这个社会、为家庭操劳一生的老人更加绝望。2005年10月至12月黑龙江省人大代表翟玉和率7人普查组自费普查全国农村孝道现状。通过对31省46县72村10401人的调查,结果显示:53%的儿女对父母感情麻木。能够尽孝的只占18%,一般的占52%,不孝的达 30%,不必强调以房养老,10401人中自养的已经到了78%,儿女供养的只占22%。调查组总结说:“吃得最差的是老人,穿得最破的是老人,住得最小的是老人。空巢老人大多没精气神,眼神茫然空洞,脑筋迟钝,面无表情。家里清风冷灶。有电不使,有电视不开,不烧煤……”在如此的社会状态下,更该呼吁的恐怕应该是年轻人已经陌生了的孝道,而不是让老人如何自立。
另一个责任自然该是政府承担起来。老有所养是文明社会的基本社会保障,也是政府部门的公共责任。一位为社会辛苦了一生的老人,如果在老了之后不能得到社会更多的关爱,还要把所有养老问题自己担负起来,让人心里总有些不是滋味。在北欧国家建立的社会保障体系,被称为“从摇篮到坟墓”,包括生育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退休保险以及残疾人保险等。就算是在据说以房养老最流行的美国,我们看到的也是这样一组数据:据美国雇员福利研究所在2003年底的统计,全部美国老年人领取的养老金中,45.7%来源于公共社会保险,31.6%来源于私有部门退休金计划或者年金收入;22.7%来源于公共部门退休金计划或者年金收入。幸好,我们的政府也是负责任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项怀诚说,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让更多的人“老有所养”是中国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标。政府将增加财政的社会保障投入,多渠道筹措社会保障基金,逐步做实个人账户等。
其实,提倡以房养老绝对是出于对老年问题的关注和对老人的关爱,但以房养老说到底就是养老的一种模式,是给有条件的老人增加一种选择和让他们的日子过得更舒适一些而已。有能力的银行就让它做,有条件的老人就让他办,何必要把它渲染成一种主流的养老模式?
都是为了老人好,可别吓着老人,也别吓着自己,我们也有老的时候。
冷眼看PK
PK:以房养老可行吗?
守擂:以房养老解决百姓后顾之忧
我国已正式步入老龄社会,养老问题成为社会热点。全国政协委员、建设部科学技术司司长赖明建议推行“以房养老”模式,九三学社中央也上交了“以房养老”提案。“以房养老”模式在国外已被证明是一种成熟的融资途径、有效的养老方式,我国引入这种全新模式固然面临着观念转变、法律配套等多层考验,但这一模式一旦实施,是对个人家庭拥有资源,特别是房产资源价值的最好利用,无疑能够改善家庭生活质量。
攻擂:模式虽好执行起来难度大
据一位银行内部人士介绍,运作“倒按揭”,必须考虑房产价值、房地产走势、抵押人健康状况,目前,后两种因素系数不好估算。同时,在抵押风险上,“倒按揭”存在实施时间越长、风险越大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将影响银行推行“倒按揭”。此外,目前国内住宅的设计年限和土地使用年限都是影响银行推行“倒按揭”的因素。在部分社区已开始推行“以房养老”模式,拥有自有房产的孤寡老人都可以把房产抵押给社区,由社区照顾日常起居。而南京汤山的“温泉留园”,也推出了“以房换养”的倒按揭性质的举措,但因观念问题,至今经营冷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