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并轨将促进机关事业单位深化改革
多重因素倒逼养老保险改革
近日,国务院发布 《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 此项改革对于促进机关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有何意义?
吕学静:此次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涉及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这意味着养老保险制度体系的公平性有了质的提升,同时也有利于促进机关事业单位深化改革。 近年来,按照 《公务员法》规定,我国开始实行公务员辞职辞退制度,部分地区还开展了公务员聘任制试点,公务员岗位早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 “铁饭碗”。 以前, 由于公务员不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在聘期内是有保障的,但是如果公务员辞职或被辞退,那么他的退休生活就失去了保障。
现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正在加速推进,高校里的不少老师是几年一聘,如果考核不合格,就将面临被单位辞退的危险;出版社、部分报社等文化单位已经进行了改革,从事业单位转为企业,剩余事业单位人员的养老问题也应该进行改革。
大部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已经参加了社会医疗保险、 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比如,北京市的事业单位从前几年开始就已经不是公费医疗了, 而是参加医保。参加医保后,事业单位人员能自由选择医保定点医疗机构, 他们对这一改变都较为认可。 迄今为止, 事业单位唯一还没有参加的保险就是社会养老保险,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就卡在这里。 这些因素都倒逼机关事业单位必须进行养老保险改革。 领取养老金从靠 “熬年头” 到 “多缴多得”
以前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制度,和现在参加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比较起来,有什么不一样?
吕学静: 首先, 部分机关事业单位原有养老金制度是根据职位的高低和工作年份等因素确定的, 没有激励作用。 所以, 社会上有说法认为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是靠 “熬年头”。 现在,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之后, 他们领取的养老金将体现多缴多得、 长缴多得的原则, 待遇与缴费直接挂钩。 一些老员工可能级别没有处长、 科长高, 但是他的上班年份长、 贡献多、 缴纳社保费的时间够长,退休以后, 他也有可能比处长、科长拿的养老金还多。 这在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公平原则。
其次,随着近年来反腐力度不断增强,对于有些因职务犯罪和经济犯罪被开除公职的公务员,如果还是按照机关事业单位原有的退休金制度,而没有参加社会保险,那么这些人员在刑满释放以后,到了退休年龄可能连基本生活都难以保障。
最后,为了缓解单位的退休费用负担,确保事业单位养老金的发放,必须建立统筹互济、社会化管理的养老保险制度。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将破除人才流动壁垒 此次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是否也能破除人员在企业和机关事业间流动的体制障碍?
吕学静:以前,某些机关事业单位的年轻人想去下海经商或者想去企业,而有的机关事业单位也从企业中发现了好苗子。原有制度没有办法保证这两类人的养老保险在不同制度间顺畅对接,从而限制了人才流动。此次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破除了人才流动的壁垒,可以保证人才在不同性质的单位之间流动,可以让体制内和体制外的社保金额累计计算,实现无缝衔接。
改革不要试而不决, 而要争取一步到位
为什么这次养老保险改革是一次性全面推开,而不是延续“先试后推”的改革路径?
吕学静:养老保险改革涉及各个利益群体的利益分配问题。如果继续试点,那么会出现先试点地区和后试点地区之间的攀比现象,待遇低的会要求补齐待遇。国际上不少国家的改革, 一般都是先立法,然后再推开。而中国习惯于先 “摸着石头过河”, 再全面推开。 只要下定了决心,改革就不能再瞻前顾后。只要顶层设计做好了,制度精心设计好了,就不要试而不决,而是要争取一步到位。
有人认为这次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困难重重,不知道您对此有何看法?
吕学静:困难肯定是有的,但是只要观念扭转过来,技术上并不难。这次机关事业单位改革涉及人数众多,大多数人员并不是坐等上面安排,而是拥有一定话语权。养老金 “双轨制” 已经维持了多年,现在的问题就是———“切蛋糕” 的手,到底是往民生这边倾斜?还是往其他方面倾斜?只要有决心、有勇气,改革就不难。即使在改革过程中遇到某些难题,只要我们凝心聚力、同舟共济,没有什么难题是克服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