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振华:养老保险全覆盖
作者:北宸人力 |
发布时间:2017-09-10 |
阅读次数:2744
在6月20日召开的全国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部署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指出,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范围启动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并加快新农保试点进度,在本届政府任期内基本实现制度全覆盖。
基本社会养老保险的全覆盖,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目标。温家宝总理的这一承诺,让全体国民老有所养的梦想即将成为现实,非常鼓舞人心。
我国目前城镇居民的社会养老体系,覆盖面已经非常大了,现在的空白地带主要是在农村。在中国的传统农村社会中,农民养老依赖于土地和子女。由于目前绝大多数农村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在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进入老年以后,那些贫困的农村家庭就将面临很大的养老经济负担。未来几十年,这些新生代农民将陆续进入城市生活,但城市生活的成本是如此之高,单单房价就让他们难以负担,再加上对自身养老和赡养父母的担忧,不佳的生活预期将带来巨大的不安全感。当这种不安全感普遍存在时,就可能成为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不安定因素。那么,将全体农民都纳入到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之内,其意义并不仅仅是解决了农民的养老问题,更有助于树立国民信心、实现社会和谐。
2009年,中央开始在全国10%的县(市、区)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年满60周岁、符合相关条件的参保农民可领取基本养老金,养老金底限为55元,财力好的地区可以增加。试点表明,55元的基本保险,尽管不多,但给广大农村老人带来的幸福感和安全感,远大于55元本身。试点推行以后,受到了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农民参保非常踊跃。
不过,试点地区经济都较为发达,农民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参保意愿也很强。在经济落后的中西部农村,农民的参保意愿会如何?这关键取决于55元的底限养老金能不能兑现到农民手上。这55元,是由国家财政支付的,无论农民是否参保,国家都要如数发放,只要这一点落实了,就会极大鼓舞农民的信心,增强农民对新农保政策的信任度,让农民消除新农保是“乱收费”的观念。在简单地算过经济账后,农民必将踊跃参保。故而,实现社会养老保险的全覆盖,关键在于农村,而重中之重,又在于经济落后的农村。目前将所有农村老人全部纳入到社会养老保险,关键就在于这55元由政府出资支付的养老金,必须全部得到落实。
政府承担55元的底限保险,应该不存在太大的困难,正如温总理所说,可能少上一两个项目就足够了。即便对于那些经济特别困难的地区来说,一方面中央财政应给予支持,但地方政府也应该主动积极承担这55元的出资责任,并不断努力提高农民的养老金数额。现在全国各地征地都非常困难,农民的抵触情绪很大,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土地是农民的养老保障,由于缺少养老保险,农民不敢失去土地。事实上,土地直接产出的经济效应并不高,一旦农民拿到的养老保险金超过了土地带来的收益,征地的难度就会减少很多。经济落后地区,发展经济的关键在于尽快完成城市化和工业化,让农民全部进入了社会养老保险,就能有效促进土地的优化配置。可以说,中央推行的全覆盖政策,对经济落后地区来说,其实是一个极好的发展机遇,诚为利国利民之举。
社会的和谐稳定,要求国民对未来生活有一个健康稳定的预期。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民众盼之若甘霖,地方政府应该站在促进社会稳定的高度,克服一切困难,承担出资责任,让其早日实现。
下一篇:美国人的401K养老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