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养老金能否顺利“退休”
改革方案中应明确职业年金的具体设计。设立职业年金的目的是为了补偿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可能减少的那部分,但目前为止还没有具体操作细则。到底是高了还是低了?大家心里都没底,没有预期,于是才会出现诸如提前退休这样的事情。所以,职业年金的建立和基本养老保险也应该联动,一起改,给出统一的完整设计,让参加改革的人知道未来预期,这样才有利于推动改革。否则,其结果或是让试点五省市做做样子,旷日持久地试点下去,或是半途而废。
53岁的西安市某高中的郭老师最近在为是否提前退休伤脑筋。“谁知道政策怎么变呢”,虽然5个试点城市中并没有西安,但郭老师还是比照着算了一下这项改革可能会给自己带来的影响。按照此前的规定,教龄满30年的她退休后每月可拿到原来工资90%的退休金,但如果按照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方案,其退休金还是个未知数。
“我觉得肯定是少了,因为我那些在企业退休的朋友们大都就1000元左右。”郭阿姨说。
有类似担心的不止她一人。据《广州日报》报道,随着“事业单位养老金会大降”的传闻不胫而走,不少高校掀起了一股“提前退休潮”,而多家高校也暂缓了提前退休的办理。
一切源于来自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的一条消息。近日,人保部证实,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已正式下发,要求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5个试点省市做好启动准备工作。
财政是否不堪重负?
有媒体报道,一位接近决策层的人士表示,此次中央下决心推动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其中一个重要的考虑是财政负担问题。
从数据看,这样的说法不无道理。截至2005年底,全国事业单位总计125万个,涉及教科文卫、农林水、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多个领域,工作人员超过3035万人,是国家公务员的4.3倍,占全国财政供养人数的近80%。
著名社保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所长郑秉文认为,这种说法有失偏颇。他说,中央早在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就曾提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六中全会也提到机关事业单位改革,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再次提出“促进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主要不是因为要减轻财政负担,而是中央提出的整体养老保险改革进程的一部分。”郑秉文说。机关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严重滞后的后果是,限制了人才的正常流动,不利于全国大市场的形成。比如,从机关和事业单位流动到企业就会加重当地社保基金的压力,因此一些地方就会千方百计地设置种种关卡,如户籍、年龄、性别等来限制这种流动。
记者就此事致电重庆市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管理服务中心,其办公室工作人员则表示,养老保险是事业单位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试点配套推进。
而在更多人看来,无论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还是“事业单位改革”,其要义都在于从公平和正义的角度,打破企业和事业单位之间的壁垒和不平等状态。 毕竟,二者的不平等待遇久已有之且多受诟病。据去年3月5日《工人日报》所载的资料显示,从2000年到2005年间,机关、事业退休金年均增长13.07%和11.48%,同期企退职工的收入年均增长仅6.92%。
养老金账户是否会缩水?
如此一来,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向企业看齐”颇有些“均贫富”的意味,而郭老师们的担心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如果一位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在职的月工资是5000元,退休后如果按最后工资的80%计算的话,其退休工资至少是4000元左右,如果他的工龄在35年以上的话,还可能达到90%。而目前企业退休人员平均养老金是2000元左右,如果这样计算的话,按照新的改革方案,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养老金将缩水一半。
这是央视《新闻会客厅》栏目算的一笔账。郑秉文则从另一个角度做了推算,目前事业单位人员退休是按照退休前工资的80%或90%领取退休金。而企业职工领取的退休金只相当于在职收入的一半多一点。因此,如果不建立职业年金,事业单位基本养老金这部分确实是下降的。
但是人保部养老金改革方案里,除了事业单位人员也要和城镇职工一样统筹交纳养老保险外,最重要的一项改革是建立职业年金制度,形成养老保险第二支柱。该制度将弥补事业单位因养老保险标准向企业看齐所减少的退休金。
郑秉文说,职业年金的多少取决于缴费比例、投资收益率、运作模式等诸多因素,如果整体设计合理,有关部门给予支持,职业年金的替代率就会补上去,合在一起,养老金也有可能高于现在的退休金水平。美国联邦政府公务员的TSP职业年金就非常好,其本身就是在职工薪收入的1.1倍,如果加上基本养老险的42%,退休后的收入合起来就远远高于在职时的工薪,是1.52倍。
他解释道,事业单位拿的薪水基本是个长流水的平均数,一辈子没有大起大落,而有些国企的工资是上不封顶的,尤其一些垄断性国企。事业单位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在职时不能向上看齐,退休时却让他们向下看齐,这也有一个是否公平的问题。
重庆市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管理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也表示,该市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具体措施还在酝酿中。因为这涉及许多复杂因素,如缴费基数、年限等,“向企业看齐”并不意味着和企业完全一样。“我们的测算将考虑大多数人的利益,尽量寻找一个平衡点。”该人士说。
公务员改革是否应同步?
“克扣科研事业单位养老金是重视知识分子吗?大家知道,科技进步才能真正提高国力。目前试行《事业单位养老制度改革》把科学技术人员推进了深渊,广大知识份子对自己的余生产生了严重的担忧……”人民网的强国论坛里有网友发帖写道。
部分人从事业单位的人员构成来审视这一改革措施。有数据显示,全国科研人员的70%,全国教师、医生的95%在科研单位。郑秉文则表示,他虽然不清楚事业单位具体的人员结构,但可以肯定的是,其中绝大部分人是知识分子。但他认为,这并不能成为否定养老保险改革的理由。“在制度面前,每个行业、每个群体、每个人之间都应该是平等的,应该适用相同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所以,我主张,应该让公务员一起参加改革,甚至应该身先士卒,这可取信于民,减少事业单位的改革阻力,赢得全社会的支持。”郑秉文说。除了对退休金会减少的担心,这一改革颇受争议的地方还在于,它并没有将国家公务员这一群体包括在内。
虽然清华大学养老金工作室主任杨燕绥教授在《新闻会客厅》中表示,公务员的养老保险改革方案正在讨论中,征求意见稿也多次讨论,其改革或许不会与企事业单位同步,但“肯定是要改的”。 “既然是迟早要进行的,为什么不同步呢?否则,又会形成新的矛盾和不公平,形成社保制度新的碎片,不利于社会和谐。”郑秉文说。
此外,目前,只有从事公益类的事业单位改革,行使行政职能的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不参加改革,这同样不利于改革的顺利进行。因为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本身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牵扯到各种利益,很可能旷日持久。
郑秉文介绍说,早在2008年1月21日,原劳动保障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就宣布了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当年2月份,温家宝总理主持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也做了部署,随后就发了文件。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布会只是再次强调而已。但整整一年未有进展,就连分类改革也尚无动静,由此可见改革的阻力。“所以,三个类型的事业单位最好一起改革,事业单位和公务员最好也一起改革,就是两个联动。”他说。
与此同时,他认为,在改革方案中应明确职业年金的具体设计。设立职业年金的目的是为了补偿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可能减少的那部分,但目前为止还没有具体操作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