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九连涨 考验企业人力成本管理
近日,国务院发布通知称,自2013年1月1日起,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提高幅度按2012年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10%确定。
据了解,2005至2012年,国家已连续8年上调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
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九连涨在凸显政府人文关怀之余,更折射出居民养老水平的不断提升,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成本二字。在高额的成本压力之下,养老金水平的提升对企业影响几何?
退休人员与企业有无关系?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财务会计研究室副研究员王晨明告诉《中国会计报》记者,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分为3个层次。第一层是社会统筹与职工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第二层是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第三层是个人储蓄型的养老保险。按照企业会计准则中职工薪酬准则的范畴来看,前两个层次都包含在其中。由于职工退休后养老金的领取经由企业移交给社保部门,因此,职工薪酬准则主要针对企业在职职工。
“此次上浮10%的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支出与企业无关,而是由社保部门承担。其中,针对部分财力相对较为薄弱的省份,需要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进行补充。”王晨明分析说。
不过,广西物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财务部副部长甘卓霞则坦言,纵然企业职工退休后从社保部门领取养老金,但也不能说企业职工退休后就与企业毫无干系了。
她向记者透露,不少企业都会在逢年过节等特殊时候给企业退休职工发放一些生活补贴。
此类生活补贴并非强制性发放的,但作为一种企业福利,企业通常根据自身经营状况酌情发放给员工。这一块支出一般都列支在费用里,具体算作福利费还是管理费,分不同情况而定。这一部分额外的针对退休人员的支出是要计入企业人工成本的。
人工成本:从左口袋到右口袋
中国联通广西分公司(下称“广西联通”)财务部总经理杨军说,不同类型企业对人工成本的认识不同。作为一家国有大型企业,本身就承担着社会责任。另外,与私营企业不同的是,国企是要向国库上缴利润的。即便在年度预算中集团层面已对人工成本进行了测算及预判,但对于此类突发的上涨因素,国资委不会因此而调整年初下达的利润目标。基于这一点,企业不能在面对绩效压力时打养老金等规定性列支成本的主意。
也就是说,人工成本增长部分需要企业自行消化。说白了,就是迫使企业不断提升盈利水平以应对日益高企的人工成本。
仔细想想,从国企上缴利税及承担社会责任的双重要求看,将每年上涨的养老金成本列支于企业缴付出去,还是不在企业成本中列支而通过上缴利润形成财政拨款至企业的退休员工账上,这两种方式实质上有点类似从左口袋掏钱放到右口袋的感觉。杨军用一个形象的比喻说明了这一点。
虽然实质上并无大的区别,但或许就是因为顺序的不同,给企业员工带来的感知效果可能不一样。比起通过先上缴利润而后获得下拨资金的方式,将人工成本按规定直接体现在成本中的方式能更有效地激励员工,从企业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也更有益处。杨军从企业实践中得出以上心得。
“当然也不能孤立地看待某一项具体的人工成本。”杨军补充说。退休职工的基本养老金看似从发放环节起就与企业再无关系。但在杨军眼中,退休职工的养老金来源于企业缴纳的在职职工养老金。从财务角度看,也可以理解为这笔钱在现金流出与现金流入环节针对的对象不同,但不能把两者完全割裂开。
基于预算的人工成本管理
杨军告诉记者,广西联通预算的制定环节将影响人工成本开支的客观因素考虑其中,每年在预算安排时都为不断上浮的“五险一金”在人工成本预算中留出一定的空间。
广西联通的人工成本大致分为两块,一是体现企业效益水平挂钩的绩效薪酬,二是体现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养老保险等保障性支出。每年,中国联通集团层面会依据上一年的预算执行情况及可预见的客观因素统筹安排好年度内的人工成本预算数,对各下属企业核定好人工成本预算额度。这个预算额度既涵盖人工成本的存量,也将可能发生的增量考虑其中。
同时公司人工成本管理办法明确保障了基本养老金在内的五险一金据实列支,且上述提及的两块人工成本不可以互相融通占用。
杨军以人工成本的年度预算1亿元为例。其中,有2000万元为养老金等保障性支出,假如该年度仅发生了1900万元的保障性支出,那余下的100万元也将被集团收回。虽然都属于人工成本范畴,但不可以将以上多余款项转入薪酬部分予以发放。如果2000万元的预算不够,集团会考虑补足。这种管理办法充分体现了公司对社会保障性支出性质的人工成本给予大力支持与保障的原则,而对于绩效薪酬部分则严格按企业效益水平挂钩列支,不允许企业效益水平达不到目标要求时占用社会保障性人工成本。
杨军介绍说,每月,人力资源部都会通过邮件的方式将养老金等缴存情况告知每一位员工;同时,每年年底,还会告知员工个人养老金账户的余额,以便员工核对。这一系列制度设计,都是为了让员工清楚地知晓企业在基本养老金方面所支付的成本,让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本养老金账本的同时,打造一种核心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