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服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医保补助至每人每年2
从国家卫生计生委获悉,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3年主要工作安排》。工作安排根据国务院“十二五”医改规划提出的重点任务和主要目标,特别是对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和国务院第一次全体会议提出的深化医改重点任务进行了分解。
今年医保补助:
提高到每人每年280元
按照安排,在参保(合)率稳定在95%的基础上,今年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80元,比去年增加了40元,提高了16.7%,预计人均筹资达到300元以上;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分别提高到70%以上和75%左右,门诊医疗保障待遇也会适当提高。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探索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筹资机制。
在大病保障和疾病应急救助方面,推进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试点,继续开展儿童白血病等20种重大疾病保障试点工作,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加强各类保障制度间的衔接。落实今年初公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的指导意见》,制定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管理有关文件以及需紧急救治的急重危伤病的标准和急救规范。
国务院医改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曾益新认为,这几年医保的投入逐年增加,地方政府财政中投放到医疗(包括保险和医院建设等方面)的资金所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大大提高,有的地方政府甚至尝试利用政府财政来推行全民免费医疗,这是巨大的进步。
医保支付改革:
试点跨省就医即时结算
深化医保支付制度改革方面,结合门诊统筹推行按人头付费,结合门诊大病和住院推行按病种付费等支付方式改革。积极推动建立医保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药品供应商的谈判机制和购买服务的付费机制。建立健全考核评估和质量监督体系,防止简单分解额度指标的做法,防止分解医疗服务、推诿病人、降低服务质量。逐步将医保对医疗机构医疗服务的监管延伸到对医务人员医疗服务行为的监管。
同时提高基本医疗保险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统一规划,推进基本医疗保险标准化和信息系统建设。提高基金统筹层次,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省级统筹。提高医保机构管理服务能力。总结实践经验,大力推进异地就医结算,逐步推开省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选择在部分省份试点,探索建立跨省异地就医即时结算机制。
今年的工作安排还提出研究建立全国统一的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药品器械、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保等信息标准体系,并逐步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曾益新认为,医改应该继续求解一些深层次问题。他建议,尽快建立卫生法,把健康事业的中长期规划、筹资、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和监管协调起来;其次,要有一个责权一致的行政体系;第三,制定卫生事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并对实现这些目标的路径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
培养全科医生:
10种服务模式正在试点
对于基层医疗人才缺乏,工作安排指出将继续开展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工作。继续支持全科医生规范化临床培养基地建设。实施全科医生特岗项目。稳步推进全科医生执业方式和服务模式改革试点。目前国家10个服务模式改革试点城市正在进行。
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继续实施,年人均补助标准提高到30元,比现有标准又提高了5元。城乡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电子建档率达到65%以上,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化管理人数分别达到7000万和2000万以上,老年人和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目标人群覆盖率均达到30%以上。以上数据均比去年有所提高。同时研究流动人口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相关政策。“全科医师是"健康守门人"。这三年就投入了62亿元用于全科医师培训基地的建设。如果在激励机制上再下大功夫,能够吸引全科医生下基层,老百姓将拥有自己的家庭全科医师,这将从根本上改变过去的就医模式,真正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从治疗转到预防上来。”曾益新说。
险就是人们不可或缺的部分,保险的强大保障作用,之于人们,不仅仅可以当人们受到损失时,偿还人们的经济,还可以对人们的生命财产起到强大的补偿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