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班途中发生意外事故能否认定为工伤?
轻松保小编整理了关于【上下班途中发生意外事故能否认定为工伤?】的相关信息,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上下班途中工伤认定四种情形
最高人民法院通报《规定》,职工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地与配偶、父母、子女居住地的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发生事故的,亦可认定为工伤。由此可以知道上下班途中工伤认定的地理要素其实是包含多种情况的。
对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认定下列情形为“上下班途中”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一)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地与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单位 宿舍的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
(二)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地与配偶、父母、子女居住地的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
(三)从事属于日常工作生活所需要的活动,且在合理时间和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
(四)在合理时间内其他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
上下班途中工伤认定情形解析
1.以上下班为目的,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地和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单位提供的居住地或者配偶父母子女居住地的合理路线的途中。
2.在上下班途中从事属于日常工作生活所必须的活动,且在合理时间内未改变以上下班为目的的合理路线的途中。
现在施行的《新规定》,对绕道是否属于“上下班途中”的判断是看绕道原因而定的。对于绕道的原因,实践中有因客观原因(突发事件、交通堵塞、天气恶劣等)而绕道,也有因私事而绕道等多种情形。
因客观原因绕道的,认定为“上下班途中”。而因私事而绕道的,如职工在上下班途中从事属于日常工作生活所必须的活动,且在合理时间内未改变以上下班为目的的合理路线的途中,应当视为“上下班途中”,其他原则上不宜认定为“上下班途中”。前者如接送孩子上学、去菜市场买菜等绕道,后者为下班后朋友聚会等等。
3.以上下班为目的,在合理时间内其他合理路线的途中。比如下班回岳父家接孩子的途中。
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伤认定申请表;
(二)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三)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工伤认定申请表应当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
工伤认定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一次性书面告知工伤认定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申请人按照书面告知要求补正材料后,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受理。
如果职工受伤了该怎么办,不论是因何种原因遭受伤害的,职工本人或其近亲属应当按照以下步骤采取相应的措施:
第一步:第一时间向上级报告或报警,这样做不仅是方便让其他人施救,更重要的是为了锁定受伤害的原因。
第二步:积极救治。
因救治产生的医疗费,应当由单位垫付。如果单位不愿意垫付,职工自行垫付后应当妥善保管好医疗费票据、病历本及住院治疗的资料。
第三步:确认自己与单位之间是否具有劳动关系。
如果没有签订过劳动合同(包括劳动合同签订过,但自己手上没有劳动合同的),则应当进行劳动关系的确认取证,包括向单位要劳动合同、单位确认劳动关系的证明(单位盖章或法定代表人等的签字)和单位负责人(或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负责人)口头确认劳动关系(实在不行,同事口头确认劳动关系)的录音等手段。
第四步:要求单位进行工伤认定,只有被认定为工伤才能享受工伤待遇。
第五步:劳动能力鉴定。
如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第六步:主张工伤待遇。
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确定后(不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治愈后),职工即可向单位主张工伤待遇。单位不愿意承担的,可向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总结:员工发生事故伤害后,用人单位应当在30日内向劳动保障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如果用人单位未在30日内为员工申请工伤认定,员工本人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在规定时间内做出是否认定工伤的决定。员工如果对工伤认定决定不服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者直接提起行政诉讼。若员工发生的事故伤害最终被认定为工伤,员工在伤情稳定后可申请劳动能力鉴定。根据鉴定结果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等工伤待遇。
若用人单位未为员工缴纳工伤保险,所有工伤待遇均由用人单位自行承担。因工伤待遇产生的争议,员工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来维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