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沉淀资金破4000亿 医保个人账户怎么用才划算?(图)
一边是人们看病自付费用节节攀升,统筹基金快不够用了;一边是巨额资金在个人账户上“沉睡”——人社部2013年度统计公报显示,城镇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积累资金达3323亿元。专家预计该数字2014年度将突破4000亿元。正是这样的“两难”局面,促动了全国各地城镇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改革在2015年伊始陆续启动。
各地的改革能否有效盘活个人账户资金,使之成为百姓治病救命的“天使基金”?本报记者进行了采访。
个人看病负担沉重,统筹账户面临收不抵支困局,个人账户资金却大量沉淀
听说医保个人账户要封闭管理,在北京市朝阳区上班的周女士趁午休时间跑到银行,想把钱取出来。“从没用过折上的钱,怕到时候文件一发,就取不出来了。”
像周女士一样,没动用过个人账户资金的职工为数不少。人社部2013年度统计公报显示,城镇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已积累3323亿元,平均每个账户沉淀约1200元。
个人账户资金大量沉淀,与政策设计有关。我国职工医保采取“统账结合”模式,即由社会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组成,保费由职工单位和职工个人共同缴纳,大约为职工工资水平的8%。我国大部分地区个人账户一般只用于支付起付线以下的门诊费用,以及在药店购药的费用,只有极少部分地区允许将个人账户资金用于支付门诊大病统筹费用,以及住院起付线以下费用。
对于统筹基金来说,对参保人的补偿水平高低,是决定医保结余多寡的关键因素之一。而个人账户资金基本不受补偿水平的影响。在我国参保城镇职工中,大部分是在职职工,得了“小病”,多数人会选择自费买药,患“大病”报销医药费也只是动用统筹账户资金,很少使用个人账户资金。退休职工不用缴费,由于老龄化程度加深,各地从社会统筹划入老年人个人账户的资金越来越多,达到统筹基金总额的30%,这笔资金不能用于住院费用补偿,沉淀下来数量也相当可观。
虽然个人账户结余资金很多,但社会统筹账户的情况却非常不乐观——目前,三类基本医保包括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均已身陷当期收不抵支的泥沼中。
人社部网站已经公布的统计年鉴显示,2010年一些地区职工医保已出现当期收不抵支的情况。最近有专家在一次会议上披露,2013年全国有225个统筹地区的职工医保资金出现收不抵支,占全国城镇职工统筹地区的32%,其中22个统筹地区将历年累计结余全部花完。在居民医保方面,2013年全国有108个统筹地区出现收不抵支,各项医保支出增长率均超过了收入增长率。
新农合的资金使用情况也不容乐观。从国家卫生计生委统计年鉴来看,2012年度已有10个省份新农合基金使用率超过100%,这意味着大量的统筹地区当期已收不抵支,动用了累计结余资金。2013年度结余率只有2%,一些统筹地区基金已“穿底”。
可以说,由于“统账结合”的医保基金内部两块资金使用上的失衡,导致医保统筹基金使用率很高的情况下,居民自付比例仍在33%以上,而与此同时个人医保账户上的资金一直在“沉睡”,没有发挥补偿作用。如此“拧巴”的局面,改革势在必然。